求職面試|01 事前準備篇
8月 05, 2018
這篇與其說是建議
不如說是經驗分享
因為我自己也才剛畢業兩年
工作也才剛換第二個
不過除了正職工作之外
還有一些打工以及從朋友那邊聽來的事蹟
也是可以分享一些經驗給大家😂
Avril Lavigne - Here's to never growing up
如同這首歌表達的精神
出社會以後真的很容易就失去那顆赤子之心
失去衝勁
因為工作、社會的壓力不斷地加在身上
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隨波逐流
最後就失去了自我
ok
回歸正題
找工作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
(無論是身體或是心理)
遇到給你薪水像是施捨的公司時有所聞
因此
在投履歷前/接到面試通知時的第一件事就是找評論
現在有許多網站可以查詢
ex. 求職天眼通、PTT
或是直接把公司的名稱餵估狗多少都會有一些資訊
但要注意的是
網路評論僅供參考
如果評論是很久以前的(我的標準是五年)
那我個人就會將該篇評論當作是參考中的參考(X)
解決的方法是再搜尋看看會不會有較近期的評論
如果沒有
那就要自己判斷是否要去面試
或投遞履歷
以下有方法可以提供你判斷
❗❗該查些什麼❗❗
1.該公司的官網
2.過去員工的評論(也就是上述的網路評論)
從官網可以看出該公司基本的資訊
像是公司風氣
如果一個公司不在意自己的公司形象
那我想它的官網應該也不會做得太好
當然這不能一概而論
不過這就是一種『感覺』
很抽象
但我想懂的人會懂的(被打死
當然你也能從官網瞭解到公司是在做什麼的
像是成立的背景以及服務項目(產品)等
稍微看過就會對面試會很有幫助
所以請在面試前至少看過一次官網
為什麼會說要看官網呢?
因為我曾在面試時被詢問過
「你知道公司是在做什麼的嗎?」
或許這是很簡單的問題
(通常會去面試應該都看過徵才頁面)
但如果我沒看過官網
我就無法回答出公司的服務項目
也沒辦法加碼說出公司的核心理念
當然
你也能說不知道
但如果你能回答出公司的核心理念
你想人資/主管會怎麼想?
一定會覺得這位面試者是有用心準備這場面試的吧
所以這就是一個可以小加分的地方囉!
再來,投出履歷前還有幾個需要考慮的事項
1.交通時間
在大台北地區,也許捷運、公車很便利
但相信我,交通費以及車程真的都是需要考慮的
以我自己為例
騎車、大眾運輸超過二十分鐘的公司
我都會再三考慮
要馬是之後很快可以搬到離公司較近的地方
要馬是公司福利好(有補貼交通費等)
不然我覺得工作一整天,還要騎車或坐捷運超過二十分鐘
身體真的會蠻累的
2.徵才啟事
一般我會把整篇看清楚
如果工作項目或福利部分有疑問的
我會把它記下來
面試或聯絡人資時可以先行詢問
(注意:人資不一定會說)
還有就是我會挑選薪資有寫清楚的公司
如果沒寫多少
至少也要有個範圍
畢竟你要應徵人
有什麼好不敢寫的?
是太低嗎?
還是太高?(X)
相信很多人都有經驗
面試都談得不錯
但到了薪水部分
公司一說出薪水
你心裡就會浮現一句
你XX的是在耍我嗎?
早知道就不要浪費時間來了,X!
...
如果公司的徵才啟事上沒寫
還有一些方法可以解決
第一個就是上網找評論
裡面有時會提到薪水部分
不過這不一定準
但還是能當個參考
第二個是電話約面試時間時詢問
用客氣誠懇的語氣問
基本上人資或主管都會透露
像有一次我問了
當然人資就反問為何需要知道
我回答:
因為如果薪資不符合預期,那我(應該)也不會去就職,
所以想先知道薪資範圍,這樣我們彼此的時間都不會被浪費。
(一時想不到更委婉的語氣
各位可以自行斟酌說法
記得不要太衝就好)
後來人資告訴我薪資
確實是不符合我的預期
所以我就婉拒了面試的邀請
也幸好我有先詢問
否則我是不是就要多請半天/一天的假
然後白跑一趟了呢?
3.福利以及晉升管道
先釐清一個觀念
勞基法是勞基法
福利是公司額外給的
所以那些把年假、勞健保寫在福利的公司
嗯
也是笑笑的啦
一般來說
福利會有年終獎金、年中獎金、三節禮金(有些是給禮券)、
員工旅遊(國內或國外)、股票認購、零食櫃、學習補助等
(年終獎金的部分,請參閱臺北市政府勞動局的文章,如有錯誤煩請指正)
在談薪水福利時最好是白紙黑字寫下來
像是談好年薪是14個月
也就是12+2個月的薪資
那就在雇用合約上寫清楚
這樣就不會每年都要猜想今年年終會領多少了
(嗯...這點我自己也要反省,因為現在的公司是口頭說會發放一個月...我自首Q)
好,現在投履歷/面試前的準備都好了
接下來就去面試吧!
下篇將分享面試時要問的事項
(該不會又是一年後才生出來...)
0 comment